Previous Page  12 / 3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12 / 3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12

PCPD News

私隱專員公署通訊

Issue no. 30

務,消費者從一開始便可一次過

拒絕所有不願接收的直銷電話。

條例的規管與設立拒收人對人直

銷電話登記冊,有互補功效。

8

:人對人直銷電話登記冊附設於由

通訊辦監管的《非應邀電子訊息

條例》,還是於由公署監管的條

例會比較可行?

8

:前者會比較簡單。《非應邀電子

訊息條例》現行的寫法,是方便

日後若決定把人對人直銷電話納

入其規管範圍,只需依據該條例

7

條,在憲報刊登公告,便可

迅速生效。此外,現時通訊辦已

在管理拒絕接收短訊、預先錄製

電話訊息和傳真訊息的登記冊,

擴大有關登記冊的涵蓋範圍至

人對人電話,在行政上也較為方

便。如果由公署加設管理拒收人

對人直銷電話登記冊是架床疊屋,

實在不利有效地運用公共資源,

亦使消費者感到混亂及不便。

Q1: How d o t h e 2 0 1 4 f i g u r e s

compare with the 2008 figures?

A1:

T h e y s h o w a g r o w i n g

preponderance of the calls,

with more people responding

negatively to the calls:

焦點報道

Special Feature

有問有答:人對人直銷電話

Questions and Answers: Person-to-person ("P2P") Telemarketing Calls

1

2014

的數字怎樣與

2008

年的數

字作比較?

1

:數字反映人對人直銷電話的數量

再趨上升,更多人表示對這類電

話反感:

2

:但這些電話肯定會為某些人帶來

一些好處?

2

2014

年的數字顯示更少人從人對

人直銷電話中得到好處:

3

2014

年的數字在統計上是否可

靠?

3

:大部分上述提及的數字均是可

靠的;今次

2014

年的調查,與

通訊辦在

2008

年的調查,是由

同一研究中心進行。詳細報告

可 在

www.pcpd.org.hk/english/

resources_centre/publications/

surveys/files/p2p_survey_e.pdf

下載,當中亦包括了比較

2008

年與

2014

年兩次調查結果差異

的顯著性檢定測試。調查結果顯

示了無可置疑的大圖畫:這類電

話只為相對一少撮的消費者帶來

或多或少的得益,但卻要大多數

人忍受滋擾,而且這趨勢正在轉

得熾熱。

4

:加強監管人對人直銷電話會否影

響數以萬計直銷電話業務從業員

的生計?

4

:維持現狀的代價是要對大多數人

造成不便和滋擾,這與新加坡於

2014

年初設立拒收訊息登記冊

(包括人對人直銷電話、短訊和

傳真)的做法背道而馳;新加坡

為使國內經濟工作增值,其政府

並不介意減少價值較低的電話直

銷活動。若香港仿效類似做法,

可以設立適度的過渡期,來紓緩

就業減少的憂慮。登記冊甚至可

以按直銷產品/服務的行業來逐

步實施,而不是「一刀切」全面

實施。當局亦可以向受影響僱員

提供協助,幫他們提升技能,進

而從事較高增值的工作。

5

:金融服務業、保險業、電訊業及

直銷電話中心的自我規管是否足

以減少對公眾造成的滋擾?

5

:現時並沒有強制規定電話促銷商須

加入這些行業的聯會,遵守由這些

聯會制定的守則亦屬自願性質。

6

:設立拒收人對人直銷電話登記冊

的建議未必可有效地打擊從香港

境外打來的電話,尤其是當電話

不涉及使用個人資料。

6

:值得考慮的建議是,由本地直銷

電話行業建立認證制度,以提高

業界的專業水平。獲認證的直

銷中心可向政府當局爭取使用經

認可的、獨有的四位數字字頭電

話號碼,與未獲認證的直銷中心

(包括在境外操作的)區分開來。

7

2013

年的條例修訂對直銷活動的

規管是否足以阻止不必要的人對

人直銷電話?

7

:條例只適用於涉及使用個人資料

的電話。

2014

年的調查報告顯

示,只有

27%

受訪者表示接到的

人對人直銷電話中,過半數可稱

呼他們的名字,反映人對人直銷

電話的問題源頭主要是來自不涉

及使用個人資料的「冷電」

(Cold

Call)

。設立拒收人對人直銷電話

登記冊的建議優點是能涵蓋所有

來電,包括隨機抽打出的電話而

不涉及個人資料。再者,根據條

例,消費者不論同意收取或其後

拒絕繼續接收直銷訊息,都須向

個別公司逐一提出。相比之下,

拒收訊息登記冊可提供一站式服

2008 2014

曾接收人對人直銷電話的受

訪者

84% 91%

估計每星期收到六個或以上

電話的受訪者

8% 23%

以「對來電者表明無興趣」

來回應人對人直銷電話的受

訪者

43% 49%

會「先聆聽資訊再決定是否

有興趣」的受訪者

46% 28%

不聆聽資訊便立即中斷電話

的受訪者

11%

(

最多

)

21%

表示人對人直銷電話構成不

便的受訪者

81% 81%

表示人對人直銷電話帶來不

便的受訪者,其中進一步指

這些電話構成滋擾

1

--

99%

2008 2014

Proportion of respondents

receiving calls

84% 91%

Frequency of calls as assessed

by proportion of respondents

receiving 6 or more calls per

week

8% 23%

Proportion of respondents

indicating to the caller they

were not interested

43% 49%

Proportion of respondents

who would listen to the caller

before deciding if they were

interested

46% 28%

Proportion of respondents

who would discontinue the

call without listening to the

caller

11%

(at most)

21%

Proportion of respondents

reporting that the calls had

caused inconvenience to

them

81% 81%

Proportion of respondents

reporting inconvenience

who considered the calls had

caused nuisance to them

1

--

99%

2008 2014

從一些人對人直銷電話中得

到好處的受訪者

13% 6%

在一些電話中有作出商業交

易的受訪者

2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