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隱小常識
小心網絡欺凌
網上世界多姿多采,大人小朋友都喜歡上網瀏覽、分享,甚至發表各式各樣的言論……善用互聯網有助保持人和人之間的聯繫,然而濫用的話,則隨時成為傷害別人的武器!即使只是一個惡作劇,在無限的網絡世界裏,有可能像以下的小學生般,既損害同學之間的關係,更令受欺凌的同學身心困擾。
事件1 廣傳「醜怪」相 網上互相攻擊
浩明在巴士上打盹,同學志強立即用手機拍下這副醜怪模樣,更在照片中幫浩明畫大花臉,然後在浩明不知情的情况下放上社交平台公諸同好,隨即引起不少同學留言,相片更被改圖成「萬能Key」在同學間廣泛流傳。翌日,浩明回校後發覺自己成為同學間的笑柄,一怒之下接連在網上進行反擊,卻仍無法制止圖片的流傳,終於他按捺不住在課室大吵大鬧,班主任見狀……
成績差「被公審」 不再愛上學
剛派成績表,小美的分數是全班最低分,被同學笑她「考包尾」,更有同學在社交平台上用「四眼妹考包尾」攻擊她。小美感到不開心,於是向「朋友們」訴苦。但她的「朋友們」不但未有給予真心支持和鼓勵,有些同學更把她的私人對話紀錄上載網絡上「公審」,說她不好好讀書卻怪別人笑自己。小美自此不喜歡上學,令媽媽十分擔心……
網絡欺凌知多D!
上述兩事例都是常見的網絡欺凌行為。網絡欺凌活動涉及的範疇相當廣泛,當中包括利用通訊科技平台,包括社交網站、電郵、網頁上的圖像對他人作出欺凌行為,包括騷擾、抹黑、披露他人的個人資料、誣陷或排斥他人,令對方感到不安、尷尬,甚至困擾等,都是屬於網絡欺凌。無論是成人或小朋友,在網絡世界同樣要尊重他人的私隱,為自己的言論負責。
小朋友經常手機不離手,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不可能時刻「監控」他們,又從何得知他們有沒有涉及網絡欺凌行為,當中是網絡欺凌者或是受害者呢?即使發現有網絡欺凌行為的發生,應如何處理?如何教導小朋友正確和安全地使用網絡,以保護個人私隱?
小朋友經常在瀏覽什麼網站呢?例如他們愛用哪些手機應用程式、聊天室、社交網站、網上遊戲,從旁多觀察,甚或親身使用了解是否有潛在風險。
師長可適時加入或參與孩子的網上活動,一方面可以與他們保持溝通的話題,另一方面在過程中,教育小朋友在網絡世界裏同樣需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任及尊重他人。
要讓小朋友懂得分辨什麼是網絡欺凌,若受到欺凌信息持續的騷擾,除了應向父母、教師和可信任的成年人求助外,也可以利用社交網站的攔截功能或連繫有關社交網絡的客戶服務部門,暫時停止或刪除有關欺凌信息。還有要教導孩子檢視私隱設定,適當選擇分享對象,而非盲目公開分享。
- 勿隨便洩露個人資料
- 勿在網上發佈虛假的資訊、言論、圖片、短片
- 勿游說或「威迫」其他人參與網絡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