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報章專欄

媒體報道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在「香港律師」的文章
數碼世界核心 —— 數據安全 (2023年10月)

近年來,社交媒體及網購平台的用戶均迅速增加,有國際金融科技公司的研究顯示,去年約有 76%香港人曾於網上購物,預計到 2025 年, 此數字將上升至 83.8%。

數碼發展一日千里,科技進步之快前所未見, 無論是網上購物或通訊交流,拿著手機以手指輕輕一觸即可做到。然而,你的個人資料,例如瀏覽紀錄、位置資料,甚至信用卡資料,在你穿梭網絡世界、進行網上交易之時,或已從你指尖間悄悄流走。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私隱專員公署)今年曾發表《數碼時代的私隱保障:比較十大網購平台的私隱設定》
報告,報告揭示被檢視的十個平台都有進行用戶追蹤,涉及的資料包括用戶位置、瀏覽紀錄、交易紀錄及裝置資料等。該報告更發現所有平台都會將用戶個人資料轉移至第三方,當中不僅包括廣告及促銷合作夥伴,還有外部服務供應商。

私隱專員公署早前亦檢視了港人最常使用的十大社交媒體,並發表《社交媒體私隱設定大檢閱》報告。報告同樣發現所有被檢視的平台都會收集用戶的位置資料(不論是用戶的精準或粗略位置),大部分更會保存用戶的信用卡資料。

上述兩份報告揭示社交媒體及網購平台都會大量收集用戶的個人資料,但用戶未必知道自己的資料或許已暴露
於數據擷取(即從互聯網以自動化程序收集資料,當中包括個人資料)、甚至外洩的風險之中。這些資料或會遭不法之徒利用,例如騙徒可根據個人資料分析目標用戶的個性、進行追蹤,甚至「起底」。
 
簡而言之,你提供越多資料給這些平台,你的個人資料私隱就面臨越大的風險。
 
加強數據安全 迎戰未來威脅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規定資料使用者有責任保障個人資料安全,網購平台及社交媒體平台作為資料使用者亦責無旁貸。保障資料第4(1)原則特別規定資料使用者須採取所有切實可行的步驟,以確保由資料使用者持有的個人資料受保障而不受未獲准許的或意外的查閱、處理、刪除、喪失或使用所影響。

數碼環境日趨複雜,網絡世界無邊無際,要保障數據安全,除了依靠本地立法,還需要世界各地監管機構聯手合作。

作為環球私隱議會國際執法合作工作小組聯席主席,私隱專員公署一直倡導全球監管機構加強合作,一同處理跨地域的私隱問題。

今年 8 月,私隱專員公署聯同來自澳洲、加拿大和英國等全球 11 個私隱或資料保障機構,向社交媒體平台及其他載有公開個人資料的網站發表環球保障私隱期望及原則的聯合聲明,旨在指出數據擷取帶來的主要私隱風險,並提醒社交媒體平台和其他網站他們有責任保護個人資料免遭非法數據擷取。
 
聯署機構建議,社交媒體平台及網站應在技術及程序層面實施多重管控措施,以減低數據擷取的私隱風險。另一方面,聯署機構亦提醒用戶在網上分享個人資料之前,應留意其個人資料可能被人擷取作有害用途的風險,聯署機構也向用戶提供一些措施以減低資料外洩風險。

要建設安全有裨益的數碼世界,除監管措施以外,仍有賴各方提高意識,齊心協力、共同加強數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