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報章專欄

媒體報道

私隱專員接受《香港經濟日報》專訪

私隱專員:起底被視為武器 令人痛心

本港政治紛爭令「起底」文化愈趨盛行,9月接任個人資料私隱專員(私隱專員)的鍾麗玲首度接受傳媒訪問,她在本報專訪中坦言,過去一年多的起底情況令人痛心,社會不同意見人士將起底視為一種武器,個人資料被「武器化」,令受害人或其家人長期受網上欺凌,甚至刑事恐嚇,蒙受身心靈傷害。
 
鍾麗玲強調,有關風氣不應被鼓勵,上周首宗判刑案例有助警惕公眾起底的後果嚴重,籲公眾勿因一時之氣而犯下刑事罪,害人害己;公署會以執法及教育,雙管齊下遏止歪風(見另文)。
 
首宗洩警資料囚2年 歡迎裁決
 
首宗警員被起底侵犯私隱刑事案上周二(3日)判刑,涉案被告判囚兩年。鍾麗玲上周三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歡迎法庭裁決,認為不論刑期長短,都具有阻嚇性,讓公眾明白起底行為後果嚴重,可構成入獄,法庭日後再處理類似個案時,都有案例及定罪刑期作參考。
 
起底問題在過去一年多湧現,私隱專員公署去年就處理約4,439宗經投訴或主動發現的起底個案。鍾麗玲指,當中離不開反修例運動,社會不同意見人士將起底視為一種武器,引致個人資料被武器化,自去年6月起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起底案件,令受害人或其家人遭受網上欺凌,甚至刑事恐嚇,令事主受到長期困擾,傷害生理及心理健康,坦言情況令人痛心。
 
她透露,有投訴人的家人無辜被起底後,姓名、日常生活照、手機號碼、工作地址等被公開,網民更傳信息給事主,揚言會騷擾他們,令投訴人與家人感到擔心,為避免受滋擾,需改變生活模式及習慣等;亦有網民在互聯網表達意見後,遭他人起底,個人資料於公開平台被披露後,事主日收數十個電話,未能安寢;更有商戶地址被公開後,有網民出現在店舖門口,東主因而不敢營業。
 
鍾麗玲稱,公署今年首9個月接獲涉及起底的投訴已大幅減少至638宗,情況雖有改善,但仍未遏止,強調有關風氣不應被鼓勵,亦不希望持續湧現,公署須做大量執法及教育工作,「有些人會抱僥倖心態,以為網絡世界無法可依,但他們的真正身份仍會被調查出來,以為不會被人知道,其實是大錯特錯。」
 
尋海外機構協助 打擊起底
 
鍾麗玲希望大眾能認清起底行為害人害己,更需負上刑事責任,不要因一時之氣或一時之快而惹上官非,「將心比己,當同樣的情況發生在自己或家人身上,相信大家都會加以譴責。」
 
自去年6月至上月底,私隱公署已轉介1,400多宗涉及刑事成分的起底個案予警方跟進,亦200多次去信18個網站、網上社交平台或討論區營運商,要求移除3,500多條起底連結。鍾說由出信至連結移除,一般需數天至一星期;公署在有需要時亦會尋求海外監管機構協助,盡力遏止起底行為。至於高等法院已批出3個涉及起底的臨時禁制令,鍾麗玲認為具有阻嚇作用,亦有助公署執法。


企業如非必要 勿索身份證號碼

科技進步及疫情新常態下,市民日常生活、企業營商都轉移網上,私隱專員鍾麗玲認為,市民對個人資料的權利認知和保障意識已提高,籲企業商戶要更小心處理公眾的個人資料,應以收集最少資料為前提,如非必要勿要求市民提供身份證號碼。
 
鍾麗玲以近日有大型商戶舉辦網上抽獎活動為例,該商戶原要求市民在登記參與時須填身份證號碼首4個數字及手機號碼,公署即日主動向對方發信,提醒在私隱條例下收集及用個人資料的重要原則,有關商戶最終只要求市民填寫手機號碼及出生月份便可參加抽獎。
 
鍾麗玲讚揚對方的更改安排,符合公署鼓勵企業收集公眾最少個人資料的原則,並解釋身份證號碼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個人資料,易遭他人誤用或作不法用途,並不理想,鼓勵企業如非必要,勿要求市民提供。她亦提及,該商戶公布活動詳情後,網上即出現一些虛假連結,欲套取市民個人資料,公署知悉後亦提醒市民勿隨意在網上登記,以免蒙受詐騙。
 
附私隱政策聲明 值得讚揚
 
鍾麗玲續言,留意到近年公私營機構在收集市民的個人資料時,已附有私隱政策聲明供市民同意與否,形容此舉做得不錯,亦呈現良好趨勢,但部分聲明內容仍未有具體說明收集資料的目的或會否將資料轉移予第三方,情況值得改善。她認為,企業或機構在完成任何活動或項目後,應在切實可行下盡快取消參加者的個人資料,不應繼續保存;又呼籲企業及商戶在舉辦大型網上活動時,須小心處理市民的個人資料,並衡量收集的需要性。
 
此外,私隱公署今年首度舉辦「私隱之友嘉許獎2021」,以表揚機構在保障個人資料私隱方面的努力。鍾麗玲說,活動已有逾50間機構報名參與,涵蓋政府部門、公營機構、大中小型私營機構及法定機構等。


夥教育機構製教材 教學生尊重私隱

反修例運動以來,「起底」問題備受關注,私隱專員鍾麗玲認為,現時屬好時機透過執法及教育雙管齊下,從根源着手,改善起底歪風,向公眾傳遞尊重個人資料的重要。
 
私隱專員公署擬與教育機構合作,為中、小學準備教材,教導學生尊重他人私隱及起底後果,又會針對網上起底行為加強宣傳。
 
鍾麗玲表示,公署去年至今都有以講座、發信、宣傳單張等形式,向本港中小學校長及學生解說起底的概念、問題及後果等,因應現時社會上的起底行為仍存在,公署有必要在教育上「落多些工夫」,加強基礎教育。
 
執法+教育 有判刑案例參考
 
她解釋,起底文化的出現非一日之事,加上有已判刑的案例作參考,現時是一個好時機進一步推展教育工作。
 
其中公署計劃與教育機構合作,準備教材,從中、小學開始,向學生灌輸尊重別人私隱及保護個人資料的知識,構建一個具尊重私隱的社會,希望可於未來3、4個月完成相關項目。
 
鍾麗玲續言,起底行為很多時候牽涉網民,有需要向他們加強解說工作,公署擬於YouTube等網上影片平台上載短片,以及與警方合作製作宣傳短片,講解起底行為可能同時觸犯私隱條例,及違反高等法院頒下的禁制令,從而觸犯藐視法庭罪,提醒勿以身試法。
 
她指,公眾教育是一個長遠的工作,需逐步而行,有效及持續性地改善社會的起底問題。


市民生活科技化 保私隱挑戰大

互聯網科技發展迅速,於網上平台進行個人登記、付款程序等日趨普及,機構和企業收集市民個人資料將有增無減。
 
新任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認為,疫下市民生活都已「科技化」,相信未來公眾私隱問題與生活息息相關,或涉更多社會層面,並跟科技難以脫離關係。
 
她料任內工作挑戰大,並需吸納更多新思維;她又盼可將修訂《私隱條例》工作踏前一步,爭取公署具有舉證、調查及檢控等權力。
 
9月正式履新的鍾麗玲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互聯網和資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進入了大數據及人工智能(AI)的年代,個人私隱議題變得重要,亦不簡單,她相信未來5年在公署的工作將極具挑戰性。
 
爭取私隱署 獲更多法定權力
 
《私隱條例》生效至今已24年,曾於2012年進行修訂,但仍被批欠缺阻嚇力,而個人資料私隱公署亦一直被指權力有限。鍾麗玲希望可在任期內審視現行法例的不完善之處,並將修例工作踏前一步,賦予公署更多法定權力,「例如舉證、刑事調查、提出檢控等,尤其針對『起底』有關的行為。」
 
她解釋,全球的生活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被迫「科技化」,而科技發展亦徹底改變市民的生活,過往在現實世界進行的活動,例如會議、購物、銀行戶口的開立等,都已轉移至網上世界,但同時引發了不少私隱及收集個人資料問題,也帶來憂慮,她相信未來需要更多新思維去解決。
 
學生申報健康 向學校發指引
 
鍾麗玲舉例,全港學校9月起陸續復課,不少學校都會要求教職員及學生填寫健康申報,公署有就收集及使用教職員及學生個人資料安排,向學校及辦學團體發出指引,提醒學校需注意的事項,「學生多屬未成年人士,收集他們的資料比較敏感,要小心處理,例如資料保存的保安,不可容易遭人下載;一旦有學生或教職員染疫,都不宜全面披露當事人姓名、身體狀況等,以保障事主私隱。」
 
鍾麗玲認為,未來科技與私隱難以脫離關連,公眾私隱與生活同樣息息相關,預期將有一些重要的私隱議題需要處理,「私隱保障再不單純是你與我之間的問題,而是牽涉整個社會的事宜。」她提及,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正就修例進行研究,有關建議將由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討論,具體時間表仍有待政府的工作。
 
法例下人人平等 無政治考量
 
鍾麗玲屬政府首次委任現職首長級官員出任私隱專員,外界曾有聲音擔心她會以保障私隱為名,作政治打壓。她回應稱,出任私隱專員的角色是執行《私隱條例》,在法例下會一視同仁,人人平等,強調當中無任何政治考量,亦看不到可如何打壓任何人。
 
隨港人對保護私隱的警覺性愈來愈高,私隱署的工作亦增多,今年已增聘了逾10名律師、助理個人資料主任、個人資料助理等,負責公署教育、公關及研究調查工作等;亦因應疫情正加聘多4人,為期一年。鍾麗玲說,只要符合應徵條件,歡迎不同背景的人士加入公署,包括科技界人士。


跳舞減壓 讚同事提「貼地」建議

疫情下港人生活壓力及工作量增加,私隱專員工作壓力也不少,如何減壓?鍾麗玲說日常會勤多做運動紓壓,而跳舞更是她的最佳減壓方式。她已習舞逾10年,偏愛森巴及綜合舞蹈(Body Jam)。
 
多年輕同事 新思維推動工作
 
個人資料私隱公署內有眾多年輕同事,令她也自覺年輕了,而同事在工作上提供了不少「貼地」建議,更有助將更多新思維帶入公署。
 
鍾麗玲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都減少外出,為保持身心健康及減輕工作壓力,她喜歡做運動,不論跑步、游泳、瑜伽、拉筋、跳舞等都會參與。
 
她透露,已習舞逾10年,較鍾情森巴及綜合舞蹈,笑言當初單純為減壓而嘗試跳舞,結果在音樂的帶動下,令她感覺更輕鬆,自始舞蹈就成為她的減壓良伴。
 
她續指,上任至今超過一個月,已習慣私隱專員及公署的工作,更形容公署有不少年輕同事,讚揚他們在宣傳教育工作上的建議、設計等都非常「貼地」,與他們相處,也令自己感覺年輕了,有信心公署日後會有更多新思維推動工作。

Copyright © 2020 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