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回應傳媒查詢或報道

回應傳媒查詢或報道

日期: 2017年2月1日

私隱專員回應有關內地電話用戶實名登記規定


(2017年2月1日)謝謝你的查詢,公署現綜合回覆如下:
 

  • 公署自去年八月底至今年一月底就有關中國內地實施流動電話號碼實名登記政策可能涉及的個人資料事宜共收到六宗分別來自電訊商及公眾的查詢。

  • 公署就《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條例」)及條例下的六項保障資料原則對來自電訊商的相關查詢提供了一般性的回應及建議,當中包括:
    • 電訊商在收集相關客戶的個人資料時或之前,必須確保客戶獲告知收集其個人資料的目的(例如為遵守內地相關法規),他們是有責任或可以自願提供有關資料及可能轉移予甚麼類別的人士,以便他們在充分掌握上述資訊後才決定是否同意將個人資料轉移至電訊商在內地的分公司以及內地相關的政府監管機構和部門;
    • 即使電訊商獲得客戶的書面同意,仍應按有「需要知道」原則轉移客戶的資料。

 

  • 公署不會評論個別國家或司法管轄區的法例或規定。但就客戶而言,他們可以選擇是否向電訊商提供個人資料用以向內地當局辦理實名登記:
    • 若電訊商在其收集個人資料聲明或私隱政策聲明的條款中,已列明會將客戶的個人資料披露或轉移至香港以外的機構(如其附屬公司、承辦商或當地執法機關),用作辦理流動電話號碼實名登記以開通內地流動電訊服務,與及若不提供資料所承受的後果,而客戶亦同意相關條款,則被視為得到客戶的同意;
    • 若客戶對個人資料私隱存疑,可選擇不提供個人資料,並採用其他可行的內地流動通訊服務。

 

  • 而就資料保安方面,電訊商須提高透明度,清楚解釋有關私隱政策,並採取切實可行的步驟,防止客戶的個人資料外洩。

 

  • 公署希望藉此機會提醒市民及機構「保障、尊重個人資料」的重要。資訊及通訊科技應用推陳出新,巿民要懂得「自保」,尤其要經常細閱私隱條款和檢視私隱設定,好好掌控自己的個人資料;而機構和企業亦要「自管」,提供易於閱讀的私隱聲明和具實質意義的選擇予其顧客,並按法例和指引採納良好行事方式,保障顧客的個人資料,以贏取商譽和顧客的信任。公署將繼續透過推廣、監察及監督條例的遵從情況,根據條例及以往法庭的判決公正執法,以及不時與世界各地的私隱執法機構溝通、聯繫和合作,保障個人資料私隱。

 

 (如需引述,請寫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黃繼兒)

 

註:相關的條例及保障資料原則包括:

  • 保障個人資料第1(3)原則(收集目的):資料使用者須以切實可行的方法告知資料當事人收集其個人資料的目的及資料可能會被披露或轉移給哪類人士,和若不提供該資料便會承受的後果。
  • 保障個人資料第3原則(使用):除非得到資料當事人自願和明確的同意,個人資料只限用於收集時述明的目的或直接相關的目的。
  • 保障個人資料第4原則(保安):資料使用者須採取切實可行的步驟,保障資料當事人的個人資料不會未經授權或意外地被查閱、處理、刪除喪失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