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个人资料汇编或行为追踪、「过滤气泡」和「大数据助推」的出现不但侵犯了人们的私隐,而且有碍他们于公民社会的自由参与。
「过滤气泡」是由于网站向网民提供个人化内容而导致的一种知识隔离状态。个人化内容是基于使用演算法和网民的个人资料,对网民进行个人资料汇编和行为追踪。因此,网民可能只会看到那些被推送给他们去看的,或被认为是他们想看的,又或是符合他们兴趣、偏好或观点的讯息。结果,网民难以接触到持不同观点的讯息,因而在知识层面上被孤立在自己的讯息气泡中。
由于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搜索引擎及网上社交平台来寻找资讯,「过滤气泡」越见普遍,其影响亦比从前深远。同时,互联网搜索引擎和网上社交平台也有很强的商业动机,利用个人化内容使网民留在其平台上。
「过滤气泡」可导致不全面或偏颇,甚至极端意见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受「过滤气泡」影响的人往往倾向于认为他们的观点代表客观现实或正确的主流意见,而持相反观点的则代表错误的少数。「过滤气泡」不利于,甚至可能妨碍公民社会中的理性讨论。一些学术研究显示,「过滤气泡」甚至可能增加社会中意识形态的隔离和两极化(例如Flaxman, Seth and Goel, Sharad and Rao, Justin M., Filter Bubbles, Echo Chambers, and Online News Consumption(2016))。
与「过滤气泡」类似的「大数据助推」也涉及个人资料的使用。「助推」是行为科学中的一个概念,其中个人行为或决定会受到微妙的外部力量影响(例如提供正向增强和暗示)。「大数据助推」是一种使用大数据的推动方式,透过使用个人资料汇编甚至「过滤气泡」作补充。如在政治运动中,运动倡导者可能会使用大数据分析来估计每个人口群体中哪些议题会引起最大的关注。然后,运动倡导者会使用个人资料汇编来确定每个目标个体属于哪个人口统计群体,并评估其政治观点。最后,运动倡导者便可向每人提供个人化宣传,以回应他们的关注,并「助推」他们支持某些主张。
对公民社会而言,「大数据助推」是存有风险的。因为人们可能误以为自己是按照其意愿而行,而实际上他们是被「助推」着,并逐渐地削弱社会的价值观。大众普遍臆测,英国脱欧公投和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正正是可能受到了「大数据助推」的强烈影响。
「过滤气泡」和「大数据助推」均涉及(有时是不负责任的)个人资料的使用。它们都不符合我们通常对资料处理过程中的问责和透明度的期望。在中国内地,《电子商务法》第18条规定,当电子商务经营者向顾客推荐商品或服务时,需根据其喜好或习惯提供非个人化选择。此外,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19年5月发布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23条,网络营运商必须以明显方式标示新闻和商业广告的个人化推荐,并允许个人选择拒收个人化讯息。内地这些监管措施正是生动的例子,展示如何减少「过滤气泡」和「大数据助推」的负面影响。
总括而言,在数据驱动的经济中,纵使有越来越多的数据用于个人资料汇编或行为追踪、「过滤气泡」和「大数据助推」,但通过数据最小化、使用限制、指定目的、透明度、问责等显示出来的个人资料私隐的传统智慧仍站得住脚。随着科技日益普及并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我们必须对个人资料的保障更加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