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新聞稿

新闻稿 - 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提醒游戏程式用户「个人资料要自保」

日期: 2016年7月25日

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提醒游戏程式用户「个人资料要自保」

(2016年7月25日) 就今日在香港推出的一款虚拟游戏程式吸引不少巿民下载,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私隐专员」)黄继儿提醒各游戏程式用户,在保障个人资料私隐方面要懂得自保。

一般而言,任何控制收集、持有、处理或使用(包括披露和转移)个人资料的游戏程式生产商或开发商(即资料使用者),都须遵从《个人资料(私隐)条例》(「条例」)的规定,包括六项保障资料原则。其中:

  • 在资料收集目的方面,保障资料第1原则订明:
    • 资料使用者须以合法和公平的方式,收集他人的个人资料,其目的应直接与其职能或活动有关。
    • 须以切实可行的方法告知资料当事人收集其个人资料的目的,以及资料可能会被转移给哪类人士。
    • 收集的资料是有实际需要的,而不超乎适度。
  • 在资料使用方面,条例的保障资料第3原则订明,个人资料只可用于收集该等资料时会述明的目的或直接与之有关的目的。除非资料当事人自愿给予明示同意,否则个人资料不得用于新目的。
  • 针对资料保安方面,条例的保障资料第4原则规定资料使用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保障个人资料不受未获准许或意外地被查阅、处理、删除、丧失或使用。


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公署」)会密切留意相关游戏程式是否遵从条例的规定。私隐专员若有合理理由相信有违反条例规定的情况,也可就个别游戏程式生产商或开发商的有关行为进行循规查察及/或根据条例第38(b) (ii)条,主动就有关事宜进行调查。

此外,私隐专员黄继儿亦提醒游戏程式用户,在保障个人资料私隐方面要懂得自保,并提供以下数项建议:

  • 在下载任何手机应用程式时,都应先清楚了解该程式收集资料的目的,并细阅有关私隐政策和声明,了解程式会查阅、上载或分享你智能电话内的哪些资料,衡量资料的收集是否有需要抑或是超乎适度,再决定是否值得以你的个人资料私隐去交换;
  • 下载时须提防伪冒及恶意程式,不要在非官方平台下载;
  • 如考虑下载非官方开发的游戏指南或秘诀程式时,必须了解其风险;
  • 可考虑开设新的用户帐号,以避免应用程式能从用户现有的社交平台或手机帐户中存取个人资料;
  • 在安装程式后,如操作系统许可,不时检视程式的权限设定,如有需要可限制程式读取不必要的资料,如相片、通讯记录等;
  • 用户如对程式有怀疑,应移除可疑和不常用的应用程式,以减低资料外洩的风险。


私隐专员已发出《保障私隐—明智使用智能电话》的资料单张,与用家分享使用智能电话及程式的私隐风险;另有更多相关保障个人资料私隐贴士,可参考公署的「网上私隐要自保」专题网站www.pcpd.org.hk/besmartonline/

同时,私隐专员为应用程式开发商发出《开发流动应用程式最佳行事方式指引》(「指引」),指引就有关法律的规定提供简便易明的概览,并介绍如何以贯彻私隐的概念开发产品和服务;另发出《经互联网收集及使用个人资料:给资料使用者的指引》,协助机构更详尽了解经互联网收集、展示或传输个人资料时,应如何依从条例的规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