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家長秘笈

家長秘笈
(網上私隱篇)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網上活動已成為兒童和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但他們是否有能力辨析網上私隱的風險?個人資料被利用,有可能導致身份被盜用、網上欺凌或起底事件的發生,甚至令孩子的朋友或家人私隱受侵擾。

身為父母的你,可以從旁輔導,培養孩子保障個人資料和尊重私隱的觀念。

以下十招,供大家參考:

基本步

第一招

樹立保障個人資料的好榜樣

家長宜了解保障個人資料的基本原則,身體力行,保護自己和別人的個人資料。家長有責任提醒孩子不要胡亂上載相片或留言,同時也應尊重孩子,在未得到他們同意的情況下,不要在網上公開他們的生活片段或相片。

與孩子聊天,從中了解時下流行的網上活動和電腦產品,了解當中有否涉及分享個人資料。

認識六項保障資料原則 http://www.pcpd.org.hk/youthprivacy/dpp.html

第二招

提醒孩子妥善管理個人密碼

登入不同的電子郵件信箱或網站,應採用不同的密碼,而且密碼要安全,例如:由8個或以上的字母﹑數字及標點符號組成,避免使用123456﹑學生編號、電話號碼及出生日期等容易被人猜中的資料作為密碼。經常更改密碼,不應將密碼透露給任何人(包括老師和同學)。

上網

第三招

學會接受或拒絕Cookies

Cookies是在電腦中儲存用戶瀏覽網站紀錄的檔案。它載有你的喜好、網上購物車的選擇,及/或你的瀏覽紀錄。Cookies分多種,有些是瀏覽網站必需的,有些只是為了追蹤用戶的網絡行為而設的。你可讓孩子對Cookies有基本的認識,從而選擇接受或拒絕。

想進一步認識cookies,詳情: www.pcpd.org.hk/besmartonline/internet.html#cookie

第四招

避免與孩子共用電腦或電話

家長應避免與孩子共用電腦或智能電話; 若有必要共用時, 需注意及應先自行以複雜的密碼鎖定屏幕,以免孩子在無人看管時自行使用裝置而誤泄個人資料。

第五招

網上登記及下載軟件要留神

處理網上登記、下載軟件、參加遊戲或抽獎,往往需要填寫個人資料以供對方核實或記錄,家長可從旁指導孩子,慎防提供過多的個人資料,以及辨別對方是否可靠。提醒孩子不要在網上聊天室及即時對話中,傳送一些敏感的個人資料,如密碼、住址、及電話號碼等,減少資料外泄的機會。

手機

第六招

親身經歷孩子的網上世界

不時到孩子常瀏覽的網站,例如聊天室、社交網站、玩網上遊戲或使用孩子愛用的手機應用程式,一方面可保持溝通的話題,另一方面觀察是否有潛在的風險,令人在不經意下揭露個人資料,如用姓名、手機電話或出生日期以換取遊戲過關。

第七招

閱讀私隱政策

幼童未必懂得閱讀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的私隱政策,作為家長,可代為細讀,以確定個人資料得到保障。如果你的子女是年青人,則可教導他們自行閱讀這方面的資料,才決定是否繼續瀏覽網站或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第八招

使用手機定位服務

利用智能手機的地圖搜尋目的地,或在社交網站「打卡」,無疑是十分方便,但卻會不必要地暴露你或你孩子的行蹤。曾經有人在外地旅行時,在社交網站「打卡」,賊人趁機到他的家大肆搜掠,造成財物損失。

社交

第九招

網上社交活動要設定私隱

要在網上確認對方的身份並非易事,以為只是私下與朋友聊天,談話內容卻可能會被公開。家長宜輔助孩子為社交網站做好私隱設定。這類私隱設定會隨著軟件更新而要要重新設定,所以,上策是經常檢查自己的私隱設定,並確保所用的是最新版本,以免因設定不妥善而不自覺地暴露了自己的個人資料。 你可到社交網站,如Facebook,做私隱設定,詳情: http://www.pcpd.org.hk/besmartonline/social-network.html

第十招

私隱設定並非絕對保障

別以為在社交網站做了私隱設定,限制分享資料的對象,便無外泄資料的後顧之憂。實際上,所有網上的活動也是可追蹤的,就算上載之後刪除了的檔案,也是有記錄的。別人也可存檔、列印、轉送,覆水難收。所以,上載相片或留言前,要三思。